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厚职教育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公考题库 > 历年真题 > 云南 >

201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

来源:厚职公考网     2020-02-13 00:45:24


在线题库请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: 厚职题库   行测、时政、公基必考题库精准押题

点击获取:考前必做时事政治题库【送分题】 | 新版公共基础知识7000题 | 教材用书PDF电子版

  【导读】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:全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时间、考试公告、职位表、报名入口、备考资料【点此领取电子版考试资料】。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:houzhigk,随时获取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资讯。当前文章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!


    201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
    一、给定材料
    材料1
    M市D区是省内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试点地区。在村民们心中,科技特派员就是要给田间地头开药方,把先进的科技种到地里头,长出金苗苗。
    不久前,D区记者小菲就本区科技特派员的情况,对区科技局局长李明进行了一次采访。在采访中,李局长感叹道:“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。”
    “我们的科技特派员大部分是行业领域的专家、大学生,有的讲授得偏重于纯理论,对农民来说,太过于抽象,不接地气,不实用。这在实际操作中是得不到农民欢迎的。再者说,术业有专攻,本是种蔬菜的农民,要是派一个专攻苗木培养的工作人员给他,又能有多少用呢?”李局长认为,“农民需要和专业领域对口的,有真才实学的,能听懂田坎语言的科技特派员对接,而非流于形式的‘拉郎配’。”
    D区目前共有440多个行政村,但科技特派员总共才82名。这令李局长忧心。“在这支队伍里,60来岁的根本不算老,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。想想这些老人们还能在田坎上、果林里跑几年?而一个大学生想要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,起码要跟着老特派员学习两年。但是,有多少大学生愿意跟着天天进村下地?我们这些年过花甲的特派员又有多少精力来带这些‘徒弟’呢?”
    D区的村民老蒋也对小菲说道,“去年我养土鸡,上面给我安排了科技特派员。结果每次来就是帮我喂喂鸡苗,陪着唠唠嗑。后来我怀疑有些鸡苗害了瘟病,找他帮忙看看,他却说没事,叫我放心。结果后来几百只鸡全部染上了鸡瘟,让我损失惨重。”对此,老蒋表示很无奈。
    小菲对全区82名科技特派员进行了问卷调查。调查发现:有近三分之二的科技特派员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趋于老化,需要更新丰富。而同时,80%的科技特派员表示因为工作的关系,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自行组织学习,但如果有相应的知识讲座、观摩交流会的话,他们会积极参加,有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也不愿错过。并且这些特派员有不少同专业同领域的朋友、同学其实也有成为服务农村的科技特派员的意愿,但最后都因为工作忙、不在本地、不在政府指派培养范围内等原因而作罢。
    据悉,D区计划近期开展服务行动。围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,建立一批“互联网+科技特派员”创新创业示范基地,对接国家、省里的“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平台”。
    材料2
    在2017年T市的“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”评选活动中,小童以压倒性的票数获得第一名。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,为何能从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本市特派员中脱颖而出呢?
    领导说,他所服务的S村地处偏僻,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,下雨天时他坐摩托车进村,常弄得一身泥,特别狼狈。可是他每个月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都远远超过了考核要求。同事们说,他要是有什么没弄懂的问题,肯定会睡不好觉,会缠着老特派员们搞清楚的。大学书本告诉了他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,但他觉得还不够。从来到我们这儿,他就开始研究我们这儿的土壤、天气、乡情民俗,他一个北方人竟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学会了我们这儿的方言。
    老乡们说,他态度好,说话和气。大家都喜欢和他说话。他说的话大家听得懂,句子不长,用的也是田坎语言,好懂实用。而且他手把手地传技术,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,教给大家的东西都能被记得住。“他讲东西很接地气,富有土味儿。而且,他还会收集村民的需求,定期地在网上开展‘订单化’培训。这样的特派员难找。”村支书也对小童赞不绝口。
    而小童自己却说,自己能赢得大家的喜欢,在于自己会玩些“小花样”。“老乡们要的是技术,晦涩的理论讲得再高深,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;老乡们学技术,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做上面去。科教本身有些乏味,必须要加点料才会有滋有味。我在做技术特派工作时,就坚持添加‘三味’:一是原味,坚持用原汁原味的田坎语言讲授,尽量讲短话,讲土话;二是鲜味,给乡亲们的一定是最新的农技知识,过时的、可能已经不适用的,坚决不讲;三是甜味,对乡亲们积极鼓励,尽量用积极的语言,谁都希望话好听啊,多给他们看看成功的案例,正面激励。如果你用的是本地语言,说的是农家事,讲的是致,讲的是致富经,他们不欢迎你都难啊。”
    材料3
    最近几年,很多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。二线城市尚在努力,三四线城市自然也不甘落后:给钱、给房、给户口。然而,纵观很多三四线城市的“人才争夺战”,大多也只是出台买房打折、租房补贴、落户降标、项目资助、一次性奖励等引才政策。这固然有一定的吸引力。但作为本身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就不那么突出的三四线城市,给出和二线城市差不多的“彩礼”,能真正地“引凤求凰”吗?
    “在人才工作中,一些地方的同质化倾向依旧明显。”一位从事人才引进工作多年的部门负责人说道,“现在,很多中小城市都要高学历、高效能、高层次、高大上、高精尖的人才;而给人才的往往就是‘老三样’--钱、房和户口。”
    “很多地方把人才引进工作想得过于简单了。”一位评论家说道,“人才工作不是把人引进来就可以的,它其实更依赖人才生态的建设--如何利用、再培养、激励,如何留得住才是重中之重。然而,这往往是被很多中小城市忽视的。花了大力气,引不到人才;人才来了呆不久。消耗了那么多的财力物力,也还是为他人做嫁衣。”问题还不止于此。现在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,已经给当地的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担了,但却收效甚微。很多地方都重视引进外地人才。可外地人才引不来,厚彼薄此、重外轻里的人才政策更让本地人颇有意见,可以用“赔本也没赚到吆喝”来形容。
    “计算机、生物科技、航空航天这些尖端领域的顶尖人才本来就非常稀缺,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都是‘肉少狼多’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实力薄弱许多的三四线城市往往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,最后却还是被‘剩下’。而且,就算引进了,往往也用不好,甚至用不上。”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说道,“引进人才要靠优势,但中小城市能靠的优势往往不是物质吸引力,而是自己的特色。”
    另一位评论家也给了一个观点,“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,必须要‘错位’又‘对位’。我们的城市定位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趋同的,要是采用同样的人才路线,是会‘撞车’的;毕竟错落有致,才既尊重城市发展规律,又符合建筑美学嘛。我国各个城市间的地理、经济等方面差距依旧巨大,对人才的吸引力、对人才的需求结构都是大不相同的。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现实,找准自己的位置,才可能做好人才工作。因为你是你,你不是别的城市。你在全省,甚至是全国有你的角色定位,有你自己独特的优势。所以必须各就其位、各求所需。”
    位于东部的B市,就曾犯过一种“经典”的错误。在五年时间里,B市花费数亿资金引进了大量外市的高职称人才。然而,效果却不尽如人意。“招来了女婿,气走了儿子。各个地方都是这样,厚彼薄此成了通病!”B市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小姚说道,“同样的学历、同样的职称,就因为我一直在本地,来路不同,待遇差距就这么大?果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?这让我们这些兢兢业业的本地人有些寒心。”而与此同时,小姚也接到了外地的一个职位邀请,待遇颇为优厚,他说自己正在考虑中。其实引进人才不能够片面地理解为“买进人才”。发掘培养本土人才也同样重要
    材料4
    位于湘西的C村,因三面环山、一面临水的地势而得名。这个明清时期的古代民居建筑村落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村”和“民俗博物馆”。在晨雾中,绿荫环抱的小山村,一片青瓦白墙,一条流过门前的清澈小河,如此简单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。
    C村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7年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;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
    这儿的建筑有一个特别之处:在侗式木屋的外面,还筑有徽式高墙。因为村子人口多,房屋十分密集,火灾是这儿的纯木质房屋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    几年前,村里的杨老犯了愁:村子里和他一起唱傩戏的人,已经没有几个了。作为省里的非遗,难道就真的逃脱不了失传的命运吗?当时,C村和中国所有乡村面临的状况十分相似: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,留守和空巢现象较为严重。杨老说,年轻人也不是不想回来,但是村里房屋太挤了;在家种地挣不了几个钱,养不活自己和家人;因为古村保护不能乱建新房,年轻人在外面打工挣钱了当然想住一个新房,但没地方让他们建,老屋洗澡、上厕所都不方便。在这生计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,更别说什么非遗传承问题了。        “我们村里啊,有很多土生土长的好东西,比如野生茶、黑米茶、有机生态米、手工艺品等等。”村支书老高说道,“但以前这里建筑规划不行,交通也没跟上,我们不会包装,好东西也卖不出去,可惜哟。”
    “活体保护,让古风留存。”这是县委书记为C村拟好的目标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传统村落,县政府于2015年全面启动了C村整体保护与利用项目,并特邀了专业的乡村建筑设计团队来打造。面对C村的山水和生态,团队提出了“田人合一”的理念和“耕读人家”的设计方案,从房、水、旅、种、村、治等几个方面分别着手修复和调整:只有乡愁乡建,才能留住乡愁;只有古村古建,才能留存古风。
    “乡建的重点,是在‘乡’上下功夫,而不是在‘建’上做文章;乡愁不是‘愁’上做文章,而要在‘乡’中找情感。乡就是农田、民居、菜园、养猪,就是充满人情味的乡土社会。让年轻人回村,只要他们回家了,人就可以养房,村中就有生机。”团队这样的理念重新激活了古村落的元素,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。
    过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,可能更侧重于单纯的物质上的保护,而忽略了人的繁衍、文化的传承,没有太多考虑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回来。县委书记介绍道:C村历史纵跨600多年,至今保存完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它有人活动,有侗汉苗民族老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,所以我们必须引入活体保护的概念。
    古村古建在外观上对C村进行了保护和传承。同时也注意提高农民生活的舒适度,改造了古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生活区域,让老人和年轻人都住得舒服;对外观上已经过度改造的房子,进行了复原整理;此外,还在古村旁边建了一个新村。        “有了新村,年轻人可以回家盖房。古村也因为年轻人的回归而注入了新要素,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坚实的依托和更广阔的空间。”县委书记说道。他认为,他们必须要保持有老百姓在这里生产、生活、繁衍生息这么一种风貌,也必须把群众赖以生存的各种产业做好。在传统特色产业活了以后,C村开始在旅游业方面大展拳脚。在这几年,C村连续被评为“中国十大最美丽乡村”。古村的自然素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一睹芳姿。但即使是面对这样的旅游热,C村也保持了冷静的头脑:在发展旅游的同时,必须把古村的文物保护好,把文脉保护住,留住古村底蕴。产业发展也要适度,才可以避免失去特色;旅游限量接待游客,防止超过古村承载能力。只有这样,古村才有长久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。
    但古村的保护发展工作还不止于此。“古村本身只是一个亮点,真正能将人留住的,是这里的青山绿水。这里非常宁静美好,就像一个世外桃源。虽然这里偏僻了一点,但现在已经改善了基础设施,比如修建沿河公路等等。现在县城到这儿,只要20分钟车程。”县委书记说,“附近还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湿地公园,生态都非常好。这些都是我们当初就看到并且纳入规划的。”现在,公路已经把沿河的那些小小的美丽村落、自然保护区、湿地公园等都纳进来了。C村,就像是一串项链上最璀璨的明珠。
    “如果当初大家照着别的古村例子来做,也有一定效果。但为了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,我们多想点办法,多动点脑筋,多流些汗也值。”C村村支书说道。
    材料5
    早上,小凡被闹钟如约叫醒。还想多睡几分钟的她对闹钟说:十分钟后再叫我吧。于是,闹钟老老实实地又消停了十分钟。在梳洗完出门前,小凡先用电子交通地图看看哪个路段堵,以免在开车路上虚耗时间。下班回家,实在是不想做饭,那么就叫外卖吧。打开外卖APP,上百款美食,任君挑选……出门逛街,小凡兜里也就带了几十块钱的零钱,因为现在所有的门店都支持移动支付,自己省事,还不用担心被偷……缴水电费?那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营业厅排队了,手机一点就搞定。这样的生活,会不会少了点什么呢?小凡并不这么想,她觉得这便利了我们,活跃了经济,丰富了世界,何乐而不为?        老张前不久到乡下参加老同学儿子的婚宴。婚宴是标准的乡宴。这是老张第一次看到人家厨师竟然带着一辆餐车来。车内的灶具、厨具一应俱全。车开到哪,一停就立即可以作业。非但如此,就连桌椅板凳、帐篷等也都是厨师自带。和其他来参加宴会的人们一样,老张也觉得这种方式很省事,可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意思。在老张印象中,以前家里办红白事叫“过大事”。它们的的确确是个事儿--什么都自备,从桌椅板凳、被褥到锅碗瓢盆都要满村子借。事办完了,还要一家一家地还。远处的亲戚会早早地来,村上的人也会提前几天来帮忙。大家都是相互帮忙,相互麻烦。也就是因为这样,大家伙才有乡里乡亲的感觉。而现在,在事过完当天客人也基本走完,好像过大事儿也是个轻巧事儿了。
    据一项权威的市场调查显示:现在人们更加偏向于购买操作简单、功能实用、外观简洁大方的产品,如果能额外有一点点其他优势,当然就更好了。一位著名的产品创意设计人说:“这最让人头疼了。我现在每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,都会反复地问自己--这个地方的设计是必须的吗,或者说,不要它可不可以?”
   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:一件事情,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说清楚,那就代表你没有完全地弄明白。最深奥的思想,往往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。化繁为简固然是一种艺术,但藏繁于简、于简见繁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?一首七言绝句28个字,但你要是不去了解作者生平、创作背景、所用典故等等,你可能就无法品咂其中况味。生活中有太多看似容易,到最后却摆了我们一道的事情。它们就如同所有深邃的湖泊,往往都拥有平静的表面,而只有当你迫近、凝视、谛听后,你才会感受到它真实而可怕的深度--你可以迅速地看见,但你不太可能快捷地看透。所以,我们必须小心翼翼、谨慎地顺着它的纹理去探索。而我们认识这个世界,也总是从本身的简单驶向由此及彼、由内向外的复杂,最后再回归到简单本身的。世间所有的事物,只有你看尽它的轮廓表象,再阅透它的肌理、质地,甚至是每一个细胞后,你才能说你真正地了解了它。那个从表相进入到深邃中的逼仄、繁杂的过程,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必经阶段。
    很多时候,简便快捷是我们所追崇的。抛开其他不说,我们的生活也是尽可能地在用减法,减去许多步骤,更直接地、更快捷地达到目的。这也符合工业时代的最大特点--最大限度地缩短制造流程。但这个世界真的是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吗?一部智能手机的基本应用功能就有上百个,你要是一开始不仔细琢磨,可能很快就会有一种被它“忽悠”的感觉;一款便利人们生活的APP也许是一个团队加班加点、绞尽脑汁的心血结晶,并且,开发出来也不算完事了,开发团队还得时时关注着用户的使用体验,哪里要是有漏洞了得立马补上;一款简洁实用的产品在上市之前甚至会经过上千次的微调打磨;一部数百字的微小说,每一句话都可能包含着作者的千思万绪、煞费苦心……所以说,简单和繁琐,就是一对孪生兄弟。世界上并没有单纯的简单,也没有单纯的繁琐。更多时候,我们的“简单”和“繁琐”的总量并没有变,它们只是在不同的人群间流动,但就是这不停的流动,推动了社会的改变。
    我们追求简单朴素,但我们不能以此否认,甚至是拒绝繁复。毕竟,简有简的好,繁有繁的妙。那些恼人却必需的繁复是为我们生活增色添彩的生花妙笔,是对我们那些单纯目标和朴素心愿的有力成全。当然,为了繁复而故弄玄虚是庸人自扰。只有保持素心,详尽了解,深思熟虑,去芜存菁,从容应对,轻装上阵,最后才能满载而归。当简勿繁,当繁勿简;简繁得当,方能出效率,方能出成果。人生如画,惜墨或添笔,少少许应是朗清之月明星稀,多多许应是丰盛之花繁叶茂。
    二、作答要求
    (一)根据材料1、2,归纳概括出小童被评选为“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”的原因。(15分)
    要求:全面、准确、简明,有条理,字数不超过200字。
    (二)根据材料3,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“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,必须要‘错位’又‘对位’”的理解。(20分)
    要求:全面、准确、简明,字数不超过200字。
    (三)假设C村所在的省份将开展一次关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的经验交谈会,请你根据材料4,写一份介绍C村保护和开发情况的发言稿。(25分)
    要求:紧扣材料,内容全面;逻辑清晰,语言准确;字数在450字左右。
    (四)根据材料5中划线部分“当简勿繁,当繁勿简;简繁得当,方能出效率,方能出成果”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
    要求: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;联系实际,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总字数1000——1200字。
    参考答案
    (一)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一、工作态度端正。1.吃苦耐劳,爱岗敬业;2.刻苦钻研,勤学好问;3.为人和气,平易近人。
    二、业务能力强。1.有真才实学,知识技能水平高,学习能力强;2.注重实用,研究当地情况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    三、工作方法有创新。1.课堂设在田间地头,手把手传技术;2.收集村民需求,定期在网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化培训;3.科教坚持“三味”:原味,讲土话;鲜味,讲最新农技知识;甜味,善于正面激励。
    (二)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一、“错位”指:人才引进要错落有致,差异化。1.根据地理、经济、人才需求结构的不同针对性引才,避免同质化,不能脱离实际盲目争抢高端人才。2.引才政策避免一味金钱化、物质化。
    二、“对位”指: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人才。1.立足地方特色,尊重城市发展规律,明确角色定位,合理引才,避免简单化。2.避免重外轻里,公平对待本土人才,保证同等待遇。
    总之,引才工作要各就其位、按需引才。
    (三)【参考答案】
    “活体保护,留存古风”--C村保护与开发情况发言稿
各位领导,各位代表同志:
    大家好!根据会议安排,由我来介绍C村的保护与开发情况。C村是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村落,国家级文化名村。C村面临火灾安全隐患大,村民生计生活难,年轻人外流,非遗传承难,产品销售不畅等问题。为此,C村聘请专业团队,全面启动了整体保护和利用项目。
    一、确定目标,制定方案。以“活体保护,让古风留存”为目标,提出“田人合一”的理念和“耕读人家”方案。
    二、合理规划,全面修复调整。整理古建筑,复原古屋外观;建新村,吸引年轻人回村,确保人的繁衍和文化传承。
    三、改造基础设施,完善公共生活区域。重视保留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情味,激活古村落元素,保护乡土社会。
    四、搞活特色产业,适度开发旅游业。适度发展传统产业;旅游限客,保护好文物、文脉、古村底蕴。
    五、系统规划,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。修建沿河公路,串联沿河美丽村落;纳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。
    C村将继续思考创新,努力保护和发展好祖辈家园。谢谢大家!
    (四)【参考例文】
    简与繁的智慧
    简单与繁琐相互依存、辩证共生。简单代表便利,是我们在生活、工作、思维上追求的目标。但获得简单离不开曲折繁琐的探索过程,没有繁琐便成就不了简单。简单意味着效率;繁琐则给我们带来多样、丰富、深刻的经验;简繁得当,则能出效率、出成果。
    正确处理简和繁的关系,需要智慧。有时我们要有删繁就简、化繁为简的艺术,有时则要有于简见繁,藏繁于简的睿智。
    当简勿繁,生活追求简单、工作化繁为简才能提高效率。追求简单,能推动科技进步,市场繁荣,反过来又让生活和工作更便捷,经济更发展。人民追求生活简单便利,催生了技术进步,带来了互联网,带来了社交软件、移动支付等,节约了社交、购物、出行、吃饭等时间。这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从事创造,从而带来更多产品,活跃了经济。化繁为简,还是一种善于抓主线、抓重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。企业做产品追求简洁,才能做精做细,提高效率。苹果手机就是以产品的单一和极简主义获得成功的。政务而言,工作要抓要害,讲话要简洁,文章要简短,办事流程要删繁就简,才能不断给人民以轻松自由。
    但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简单就拒绝繁杂。如果化繁为简是一种能力,那么由繁到简、于简见繁可以说是一种磨砺和修行了。
    当繁勿简,从简单到复杂才会获得丰富经验,经历繁琐才会获得简单。认识世界是从简单到复杂,由浅入深的过程;实践层面,经过反复打磨,才能获得简单。在思想认知层面,看似简单的逻辑概念、数学公式,是几代人绞尽脑汁、反复试验得来的。我们只有理解了其繁琐的推导过程,才能做到运用自如。简短的诗歌名句,只有充分了解了人物经历、历史背景才能真切体会。在实践层面,我们生活中简单易用的互联网APP产品,是产品经理和技术工程师以极为繁琐的流程反复推演、试用和修改完善而成的。政府工作也必须繁之又繁,细之又细,才能给老百姓减轻负担。在人情世界里,诸如爱情、亲情、友谊、团结等,显然也需要一些繁琐陪伴,才能获得那些弥足珍贵的东西。
    落脚点是简繁得当,即:详尽了解,深思熟虑,从容应对,兼顾效率和成果。这既是提升个人能力,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需要。有些事务可以也必须简化,要以社会效益为导向。比如:管理中的一般事务性流程,官僚化审批环节,以及工业化产品的生产,很多重复性的机械劳动等,只有化繁为简,才能解放人,才能批量生产。有些工作、有些事情则是不能简化的,必须细之又细,我们要有积极心态,不厌其烦。比如:安全生产检查、医疗工作和教育工作等等。艺术品、诗歌和文章的创作,更是需要用心反复打磨。这些工作,我们要能从繁杂中学会谨慎,学会承担责任和高度自律。
    无论是简单的,还是繁杂的,人生的所有经历都会在记忆中埋藏,孕育成长的根芽。我们可以追求简单朴素,但不能因此拒绝繁复,要去深入了解,于简见繁 ,当繁勿简,才能从繁到简。
附件下载:
附件下载:
附件下载:

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必看:

1、厚职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全国公务员考试资讯

2、厚职网www.houzhiwang.com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
3、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事业单位招聘网www.kaosydw.com

4、关注我们,微信公众号1:厚职公考(houzhigk);公众号2:厚职事考招聘信息(kaosydw)

快速访问手机站

公务员
方式一
直接手机输入网址
m.houzhiwang.com
方式二
扫描二维码
手机站

厚职公考网

事业单位
方式一
直接手机输入网址
m.kaosydw.com
方式二
扫描二维码
手机站

厚职事业单位网

热门资讯推荐:

公众号名称:厚职公考

扫码关注
获取公考资讯和资源礼包

公众号名称:厚职事考招聘信息

扫码关注
推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

厚职题库小程序